上海外商投资企业百强:立邦、科思创、赢创上榜,巴斯夫成“大满贯”

为展示外商投资企业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自2010年起每年发布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10月15日,2023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出炉。


榜单显示:依据2023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年度报告数据,共计258家企业上榜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纳税贡献和创造就业四项百强榜单;64家企业同时上榜两个榜单,有24家企业同时上榜三个榜单,有11家企业同时上榜四个榜单。

1.jpg


巴斯夫、立邦、科思创、赢创等涂料化工巨头的中国公司也在榜单内——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巴斯夫催化剂(上海)有限公司上榜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百强榜单。
  •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上榜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百强。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上榜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纳税贡献百强。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上榜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创造就业百强。


同时上榜四个榜单,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为数不多的“大满贯”企业之一。

自1994年与上海结缘,从合资企业成为巴斯夫独资公司,2012年巴斯夫上海创新园建成启用;2015年,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二期扩建完成;2023年6月,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三期落成启用,成为巴斯夫在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

从2012年至今,巴斯夫在创新园区累计投资约2.8亿欧元,以支持巴斯夫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需求。

2.png

上海创新园全景


凭借出色的经营表现,立邦连续三年上榜“营业收入百强”榜单,进一步展现了立邦把握开放机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3.png

立邦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


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投资设立了立邦第一家综合性工厂至今,立邦持续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将产品研发、生产落地上海。目前,立邦在上海设立并运营了16家公司和4家工厂,并于今年启动了立邦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创新中心的建设。

亮眼的经营表现让立邦屡获殊荣:连续3年获得浦东新区经济突出贡献奖,连续4年入选上海市企业100强,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立邦力量。业务发展的同时,立邦坚持以长期主义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凭借全生命周期方法论和碳管理体系,两度入选《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旗下川沙工厂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入选上海市级智能工厂。

4.png

立邦在中国拥有多家绿色智能工厂


不仅如此,立邦还为行业培养输送了超过40万技能人才。尤其是在去年,立邦获颁上海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这是《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新政实施后发出的首张外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在社会公益方面,由立邦发起的「为爱上色」ART+公益项目,在上海已经完成了66幅墙绘作品,足迹遍布多个街区,以色彩持续刷新城市文化内涵。

5.png

立邦以色彩装点上海多个街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已与中国各方建立了高水平合作关系,拥有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全业务环节。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已超过40亿欧元。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如今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拥有12座配备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覆盖科思创主要产品线。

6.png

科思创上海地区总部


早在1933年,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赢创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2004年,赢创在上海闵行区设立了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21年将其升级为“赢创上海创新园”。今年10月初,赢创表示,计划到2030年将中国业务占比从10%提升至15%。除了增加投资,赢创还将进一步增强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的研发实力。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庞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为外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每一次投资都能得到回报,这更坚定了外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这或许是外资独爱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