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产业丨2025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研究报告:个别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在收获了2023年中国汽车涂料产业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之后,2024年是中国汽车涂料工业继续稳定增长的一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这是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1.png


其中:2024年全国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产销持续增长。2024年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商用车国内销量296.9万辆,同比下降9%。2024年,商用车的海外市场表现亮眼,中国商用车品牌海外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商用车出口90.4万辆,同比增长17.5%。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60%,较去年下降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比例为40%,较去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插混汽车的增长迅速,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


由于涂装工厂更多采用紧凑型涂装工艺,新型喷涂机器人雾化器提升了油漆的上漆率,为节约成本而进行的膜厚优化使单车涂料用量降低。电泳漆普遍采用高泳透力产品,单车用量下降,中涂层被薄膜的预喷涂层或B1涂层替代,色漆采用“杯加杯”、甚至“一站杯”机器人涂装提高了涂料的上漆率,显著节省了单车涂料耗量。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粗略估算2024年配套的汽车涂料原厂车身漆总用量估算在63.5万吨左右,其中不包含塑料外饰件涂料这部分有约6.3万吨。


另据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估算,2024年中国汽车涂料市场规模约425.17亿元(涵盖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以及汽车车身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汽车修补漆、动力电池涂料以及部分辅料等收入)。市场价值增长主要是受乘用车产量增长推动的,同时还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涂料销量增长。


2.jpg


Part 1

个别企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中国汽车产销量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汽车涂料业务的强劲增长。以汽车涂料为主营业务或涉及汽车涂料业务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除三家企业收入出现下滑外,其他企业的汽车涂料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增长。


根据华谊集团年报显示,华谊精化与巴斯夫的合资公司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258亿元,同比下降0.9%;净利润4.055亿元,同比增长10.82%。根据年报,巴斯夫上海2016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53亿元、37.231亿元、39.931亿元、38.709亿元、37.800亿元、39.86亿元、45.37亿元、48.678亿元、48.258亿元。从数据来看,该公司营收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财报显示,PPG工业2024年实现净销售额为158.45亿美元,同比下降2%,销售量同比下降 1%。 对于中国市场,汽车修补涂料方面,PPG表示“对修补的需求正在复苏,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将有所改善”。汽车OEM涂料方面,“工业汽车零售销售活动同比增长了近20%,尽管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出口今年迄今同比增长了近20%”。PPG表示汽车OEM涂料表现强劲。从披露的资料来看,PPG在中国的汽车修补漆业务业绩出现下滑,但汽车OEM涂料实现了增长。


财报显示,艾仕得2021年-2024年面向中国外部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销售额的10%、10%、10%、11%。按照此比例计算,艾仕得2024年中国区销售额约为5.8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6%。按人民币汇率计算,艾仕得中国区2024年销售额为人民币40.90亿元,同比增长11.96%。分析认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增长推动的。


关西涂料决算说明会资料显示,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湘江关西去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为32亿元。另据披露的财报,关西涂料在华的汽车涂料业务2024年销售额下降。关西涂料最新披露的决算说明中表示,在中国,虽然汽车产量高于上年,但主要客户的需求停滞不前,销售额低于上年。


根据渝三峡披露的年报显示,主要生产和销售汽车漆、工业涂料的重庆关西涂料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023亿元,上年同期为2.454亿元,同比减少17.56%;净利润为340.98万元,上年同期为128.44万元,同比增长165.48%。


财报显示,立邦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额为545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8.3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汽车涂料收入6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56亿元),同比增长12.2%。该公司表示,在中国整体汽车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尽管日本汽车制造商的产量疲软,但由于对中国制造商的销售强劲,销量有所增加。


财报显示,雅图高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入7.421亿元,同比增长16.68%。其中,汽车修补涂料营收6.481亿元,同比增长17.48%;汽车内外饰涂料营收0.342亿元,同比增长29.13%;其他工业涂料营收0.448亿元,同比增长8.06%,外销营收4.055亿元,同比增长15.84%。


财报显示,东来技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75亿元,同比增长15.14%;值得一提的是,东来技术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业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3.50%,新车内外饰件涂料及新车车身涂料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16.75%。


财报显示,金力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315亿元,同比减少0.44%。该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着力深耕主营产品可覆盖的车用及工业涂料其他细分领域的相关业务,稳步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主动开拓增量市场;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聚焦优势产品的优化迭代,以高水平的研发、产品、服务构筑公司在错综复杂的市场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叠加客户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经营策略的有效实施,促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2024年综合毛利率同比实现增长。


3.png

2025中国汽车涂料头部企业TOP20(图表)


根据榜单显示,2025中国汽车涂料头部企业TOP20中,外资品牌占据9席,自主品牌占据11席。根据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榜品牌累计汽车涂料销售收入为309.43亿元,占全国汽车涂料市场份额为72.78%,其中艾仕得、立邦、雅图高新、华辉涂料等更个别企业更是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更是不断有新的涂料企业宣布进军汽车涂料领域,进行了布局和大规模投入。


立邦在华投资设立立邦汽车涂料(广州)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11日注册成立,将中国销售和运营总部落户广州。2025年5月22日,立邦在天津经开区投产全球最大汽车涂料生产基地,占地19.3万平方米,年产能达13.3万吨,覆盖汽车涂料及配套树脂研发生产,产能提升30%以上,巩固其全球第三大汽车涂料供应商地位。 


为应对中国及亚太地区汽车市场的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巴斯夫加速本地化产能布局,2024年8月,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的亚太应用中心正式开幕,聚焦修补漆技术创新。中心配备全套模拟客户环境的测试设备(打磨、调色、喷涂后处理),支持水性解决方案(如诺缤®66水性底色漆、鹦鹉®水性清漆)的开发,提升亚太地区修补漆市场响应效率;2025年3月,巴斯夫上海漕泾基地的聚酯与聚氨酯树脂产能从2015年的8000吨/年提升至1.88万吨/年(翻倍增长),产品涵盖汽车涂料核心原料(丙烯酸树脂、电泳乳液、研磨树脂等);2026年初,巴斯夫将通过工艺优化进一步扩大漕泾基地的电泳乳液及研磨树脂产能,强化亚太汽车涂料全涂层工艺的供应能力。


PPG目前在国内拥有14家工厂(天津/上海/苏州/芜湖等),虽然PPG于2025年5月出售珠海工厂资产,但同时保留并升级核心生产基地(如张家港包装涂料工厂),同时2023年芜湖工厂扩产完成(提升汽车漆产能30%),支撑2024年交付;另外PPG于2025年3月在天津经开区建成全球领先的汽车涂料色彩创新工作室,集成高性能色差仪、VR虚拟现实系统等设备,提供从色彩趋势分析到数字化可视化的全链条服务。该工作室支持每年新增500种全球汽车颜色,并通过超4000种设计样板帮助车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由于市场对低挥发性的水性涂料的需求不断提升,艾仕得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工厂投资2100万元技改,水性涂料产能从2.22万吨/年提升至2.8万吨/年(2024年完成);吉林新工厂(2023年投产)生产底漆、色漆和清漆,采用高固体分技术降低溶剂使用,年产1.58万吨。


雅图高新2024年开始谋划进军乘用车车身涂料市场,其汽车零部件涂料已实现产能与销量翻倍增长,2024年9月30日,雅图高新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广发证券),计划募资4.31亿元,用于:水性涂料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1.41亿元):建成后新增8000吨/年水性涂料产能(现有产能约684吨/年),产能提升12倍;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1.06亿元):聚焦汽车原厂漆、水性低温固化涂料等方向;数字化融合中心与全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合计1.69亿元)


东来涂料2024年启动"万吨水性环保汽车涂料"项目,项目总投资资4亿元,新增生产水性涂料38000吨/年,包括汽车修补涂料12000吨/年、3C涂料2000吨/年、汽车原厂OEM涂料12000吨/年、汽车内外饰件涂料12000吨/年,建设成为全方位的高端汽车材料研发中心和高度智能自动化的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Q3竣工;另外东来涂料还计划投资6.5亿元在广东中山建立高性能汽车涂料研发生产基地及华南总部,规划用地50亩,辐射华南汽车产业链。


随着汽车涂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实创科技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实现业绩增长, 2024年实创科技的全年销售增长约20%。为确保能够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实创科技决定投入5000万元,扩建清远基地二期工程。


2025年6月,比亚迪以20%持股比例成为华辉涂料第二大股东。同年5月,华辉涂料旗下子公司重庆新华辉启动年产9万吨车用涂料及树脂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将新增4.5万吨水性涂料及树脂产能,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8亿元。配套建设研发中心,支撑赛力斯(问界)、奇瑞、长安等客户的订单需求。


三棵树于2023年12月15日成立上海三棵树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汽车涂料行业。2025年2月8日,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一期二阶段工程开工。一期二阶段项目计划投资7.8亿元,建成涂料生产、技术研发以及现代工业生产的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示范性生产基地,计划于2026年6月底前验收交付,预计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5亿元。该项目建设溶剂型涂料5万吨/年、胶粘剂类5万吨/年、水性涂料9万吨/年,其中年产0.5万吨溶剂型汽车涂料,年产1万吨水性汽车涂料,年产5万吨电泳汽车涂料。同时,三棵树还计划在安徽明光工厂建设汽车涂料生产线。据悉,这是三棵树首次建设汽车涂料生产线。


Part 2

国产修补漆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汽车涂料作为工业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性,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涂料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汽车涂料一般是指涂装在汽车等各类车辆车身及零部件上的涂料,可分为汽车原厂涂料(汽车车身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等)和汽车修补漆两大类,同时还可以分为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并在产品用途、结构设计、涂装要求、终端客户、销售模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从细分业务来看,外资品牌聚焦在乘用车涂料领域,而本土品牌聚焦在商用车涂料和汽车修补漆领域,其中金力泰是国内最大的商用车涂料生产商,雅图高新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修补漆品牌;此外,湘江汽车涂料业务涵盖了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乘用车涂料则以湘江关西为主。


4.png

2025中国汽车原厂漆头部企业TOP10


根据“2025中国汽车原厂漆头部企业TOP10”榜单显示,巴斯夫、PPG、湘江、立邦、艾仕得上榜。从榜单来看,外资品牌在OEM涂料领域处于强势地位。巴斯夫、PPG、关西(含湘江关西)、立邦、艾仕得、金刚化工等六大公司在中国汽车涂料市场的市场份额在80%左右,乘用车OEM涂料市场占有率约90%以上,特别是乘用车车身涂料更是处于全部垄断地位。同时,外资品牌也拓展商用车、汽车零部件等其他汽车涂料市场。不过,像大桥、浩力森、华辉等在车身涂料市场获得了部分份额。金力泰、德威(维新)、三棵树、雅图高新等国产品牌正在突破车身涂料市场。


5.png

2025中国汽车零部件涂料头部企业TOP10


根据“2025中国汽车零部件涂料头部企业TOP10” 榜单显示,PPG、立邦、巴斯夫、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等外资品牌上榜。其中,国产品牌近年来在汽车涂料市场中比重和声量的提升无疑是一大亮点,而绝大部分进入车身涂料领域的国产品牌都会优先介入汽车零部件涂料市场,在汽车零部件涂料市场,从起初的外资品牌唱独角戏,只有金力泰、大桥、富川、浩力森等少数几个国产品牌有实力向外资品牌发起冲击,到如今以雅图、松井、德威、展辰等一大批国产品牌正在谋划布局,带领国产品牌军团试图向外资品牌发起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涂料市场的品牌格局未来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对于国产涂料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发展为其提供了切入汽车车身及零部件涂料市场的重要机会。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会更愿意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由此带来对新技术涂料产品的大量需求,如自动驾驶要求车身涂料减少信号损失、保持传感器清洁;车身材料轻量化要求能够适应底材的新涂层。因此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将带来更多涂料的验证机会,新能源车企也更愿意尝试新的设计理念,供应链更加开放。此外,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的验证时间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讲也要短,周期通常会在一到两年左右,传统汽车漆的验证周期则要三到五年,验证流程目前多数也处于关闭状态。


据公安部统计,202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全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全年新注册登记1125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汽车转让登记数量持续增长,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2024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3750万笔。其中,汽车转让登记业务3502万笔,占93.40%。自2020年以来,全国二手汽车交易登记量已连续5年超过汽车新车上牌量。     


二手车交易的增加也带来了二手车翻新的增加,经过整车喷涂翻新,二手车的价值会有很大的提升,也给修补漆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随着交通执法更加严格、新型汽车主动安全防碰撞装置和辅助驾驶功能成为了标配,以及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驾驶技术的全面提升,交通事故率在过去几年一直下降较快。但由于中国的新司机多,驾车不熟练,加之道路交通拥挤,汽车驾驶文明程度有待提高,行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现象较多,中国汽车的事故率和刮碰率仍很高。    


2024年中国汽车修补漆的市场稳定增长,涂料和配套的辅料总量在20万吨左右。环境友好型的汽车水性修补漆成为主要趋势。各地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和VOC限排标准来规范涂料市场,加快了水性修补漆的推广应用。


6.png

2025中国汽车修补漆头部企业TOP10


根据“2025中国汽车修补漆头部企业TOP10” 榜单显示,中国汽车修补漆市场格局已发生本质改变,之前中国修补漆原厂认证主流市场一般认为呈现“5+3+2+1”格局——5家欧美品牌,PPG、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巴斯夫、宣伟;3家日本品牌,立邦、关西、洛克;2家韩国品牌,KCC、NAROO;1家中国品牌,东来“高飞”。现在变成了新的“5+3+2+1”格局——除了欧美五巨头虽继续保持优势,落后者已被中国汽车修补漆企业超越,中国由1变为3,日本从3到2,韩国由2到1。新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5家欧美品牌,PPG、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巴斯夫、宣伟;3家中国品牌雅图高新、东来股份、实创科技;2家日本品牌立邦、关西;1家韩国品牌KCC。


从2024年市场表现来看,国产品牌汽车修补漆的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已经全面进入主流中国品牌汽车的后市场采购体系,以较好的性价比并获得了大比例的供货份额。国产品牌的修补漆更是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北美、南美、中东、东欧和俄罗斯的市场,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收到了当地市场的积极响应,增量明显。国产品牌的修补漆正在加紧开拓东南亚国家市场。


Part 3

未来汽车涂料市场呈稳中向好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6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助力汽车市场消费活力加速释放。今年前5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


其中,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08万辆和1099.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6%。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4.6万辆和17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1.2%。其中,天然气商用车销量10.2万辆,同比下降7.8%。另外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在出口方面,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汽车出口增速明显提高。


7.png


汽车涂料市场的发展与汽车产量息息相关。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汽车涂料未来最大的增长确实来自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采用了水性汽车漆体系在色彩的开发上更加张扬和突破,采用了新的效应颜料,和超乎寻常的颜基比,以获得炫目的效果。套色工艺几乎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有的车身甚至多处多色套色,在色彩和油漆外观上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平。特别是采用高性能的2K清漆,带来了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酸雨性能,提高了耐划擦伤性能。


新能源汽车工厂的涂装体系对于传统的冷轧钢板、高强度钢板、镀锌钢板和铝合金板材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和丰富的经验,配合采用了薄膜前处理新工艺,高泳透力薄膜电泳新材料,在过去几年里也获得了规模化的大生产经验。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所装配的动力用锂离子电池包,通常由多个单体电池模块组合而成,机械损伤、热冲击、内短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池的“热失控”。“热失控”会传导蔓延,导致周围单体电池温度的迅速升高,温度可高达500至1000摄氏度,最终引发电池包整体燃烧、爆炸的灾难性后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绝缘、阻燃、防火”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必须具备的安全性需求,而新能源汽车电池涂料具有防火绝缘等特殊功能正好可以消除新能源汽车电池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也是涉及安全的最核心部件之一,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释放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进而也推动了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涂料的发展。此外,储能中心建设、电动搅拌车、电动起重机、电动挖掘机、电动叉车等需求也在快速发展,将会释放新能源电池涂料需求。


新能源车企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会更愿意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由此带来对新技术涂料产品的大量需求,如自动驾驶要求车身涂料减少信号损失、保持传感器清洁;车身材料轻量化要求能够适应底材的新涂层。因此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将带来更多涂料的验证机会,新能源车企也更愿意尝试新的设计理念,供应链更加开放。此外,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的验证时间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讲也要短,周期通常会在一到两年左右,传统汽车漆的验证周期则要三到五年,验证流程目前多数也处于关闭状态。对于国产涂料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发展为其提供了切入汽车涂料市场的重要机会。


纵观国内汽车涂料市场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外资品牌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对高端形象的全方位塑造,持续独领风骚,而国产品牌则只能望洋兴叹,或只能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但随着国产品牌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战略和投入层面对高端领域的倾斜,汽车涂料市场的格局未来或将逐渐由“外资品牌演独角戏”转变为“内外资品牌同台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