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涂料经》发布了行业首份最全进口涂料品牌榜单——2025中国进口涂料品牌影响力TOP50(简称“进口涂料品牌TOP50”)。
依据这份榜单,在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搅动进口涂料市场竞争格局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辨别进口涂料品牌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尤其是对于主打高端消费的进口涂料市场,这份榜单的发布有助于提高一个产品领域的透明度。
跟乳胶漆、艺术涂料、仿石涂料等不同,进口涂料并不是一个产品品类,而是多个产品品类的一个组合。在这个组合当中包括工业用和民用两大版块。本榜单主要考核的是民用版块的进口涂料品牌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不包含工业用版块的进口涂料产品;而民用版块的进口涂料主要涉及纯色乳胶漆和艺术涂料两大品类,不包括微水泥等类涂料产品。
评价标准
在明确了榜单的评价对象之后,评价标准的确立成为工作的重点。按照《涂料经》系列“头部榜”(包括中国/全球涂料头部企业TOP100,中国涂料头部品牌榜·艺术涂料TOP30/仿石漆TOP50)的模式,采用企业/品牌年度销售额(估算值)数据可以更有力地展示榜单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然而在进口涂料品牌TOP50制榜过程中,我们发现进口涂料品牌的销售额相对来说更加不透明,要想在短时间内对数十个品牌一一进行相对准确的估值并不现实。
因此,对于《涂料经》首份、同时也是行业内首份囊括最全的进口涂料品牌的榜单,我们将其评价标准转变为“品牌影响力”。所谓“品牌影响力”,主要从其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活跃度、市场占有率、持续经营能力、发展态势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实力(比如知名度、市场覆盖率等)也是决定“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将各个维度的“影响力”进行量化之后,按照总分的不同区间进行星级评定,最高为5星,最低为2星——为保证更多的进口涂料品牌得到展现,我们将排在TOP50以外、星级评定达到2星的品牌,按照品牌名称首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列在第51-68位。
需要指出的是,进口涂料品牌TOP50榜单的制定,基于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过程中出现对进口涂料品牌探究虚实的市场需求,但又不仅仅依赖CCC认证证书的有无及证书载明信息进行简单评判。为了确定进口涂料品牌的真实性,《涂料经》编辑团队为此展开了充分的调查,并将具有以下情况的所谓“进口涂料品牌”排除在榜单对象在外:
1.品牌来自海外但产品在国内生产销售;
2.宣称产品进口实则在国内生产销售;
3.产品进口但在国内贴牌(海外无此品牌)销售;
4.曾经作为进口涂料品牌但面临或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5.其他海外品牌及生产等信息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的情况。
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4年我国涂料进口总量16.40万吨,同比增长7.23%,进口总额18.09亿美元(约合130亿元),同比增长12.73%。
但这个涂料进口总额数据包括民用和工业用两大板块。对其进行拆解,预估民用进口涂料市场领域占45%,约8.14亿美元(约合58亿元)。而进口涂料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进行销售,按照50%的毛利率计算,2024年中国进口涂料的市场规模约为87亿元。
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规模数据,甚至比不上预计2025年将突破120亿元大关的艺术涂料市场规模(需要注意的是,进口涂料中包含部分进口艺术涂料,因此两者不具备绝对的可比性)。这也决定了单个进口涂料品牌的体量普遍较小——按照87亿元的市场规模和大约100个品牌的容量,平均每个品牌所占市场额度不足1亿元。
这也使得进口涂料领域大部分以代理模式开展市场运营,并由此诞生了若干开展涂料进口贸易业务的专业型企业或品牌平台,包括:缔邸家居(旗下还设立美末品牌)、萨沃宫、威罗、萨铂国际、意加乐、杭州楷模等。而综合型涂料企业极少进入这一领域,比较成功的有巴德士运营下的诺瓦(Novacolor),以及亚士创能2024年引进乐秀(RUST-OLEUM)但仍有待进一步运作。
品牌来源国
68个上榜品牌主要来自欧洲(55个)和美洲(12个),仅有1个来自澳洲。
其中,意大利为主要的品牌输出地,共有30个品牌源自于此,且主要为艺术涂料品牌;美国8个品牌、德国7个品牌依次次之;英国和加拿大各有4各品牌,希腊3个,荷兰、法国、芬兰各2个,爱尔兰、丹麦、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各1个。
立帕麦(RPM)意外成为向中国输出涂料品牌最多的集团公司,共有4个品牌归于它的旗下,分别为菲玛(FEMA)、Modern Masters、玛诗漆(MATHYS)和乐秀(RUST-OLEUM)。
得益于近年来的收购行动,立邦体系下也有4个品牌上榜,分别为邓恩涂料(Dunn-Edwards)、Cromology旗下的Viero和美思美尔(MaxMeyer)、Dulux集团旗下的Porter's,但立邦对于它们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并未施加任何影响,完全由子公司及其中国代理商独立运作。
品牌排名
来自美国的邓恩涂料(Dunn-Edwards)位列榜首,在同为美国涂料品牌的百色熊(Behr)和本杰明摩尔(Benjamin-Moore)先后退出或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背景下,邓恩涂料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进口品牌之一;来自意大利圣马可集团的诺瓦(Novacolor)和荷兰COLDEC集团的荷兰蔻帝(COLDEC)作为艺术涂料的代表位列第2和第3位;威罗引进的Cromology Italia旗下的品牌Viero则排名第4;缔邸家居引进的鲸彩漆(JONAS)位列第5。
排在第6至第10的是:德国巴厘岛化学旗下的舒纳沃恩(Schöner Wohnen)、被PPG收购的芬琳漆(TIKKURILA)、加拿大Protech集团旗下的MF涂料、来自意大利的意库马(ITALIA Colortexture)和塔萨尼(TASSANI)。
其它值得关注的品牌包括菲玛(FEMA)、瓦帕因特(VALPAINT)、圣马可(San Marco)等艺术涂料领域的进口品牌,以及新近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者,比如来自法国的高端奢华涂料品牌芮颂(RESSOURCE)和美国的蓝蔻(LANCO)。
新的市场机遇
随着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的实施,在为进口涂料市场增加透明度的同时,也让市场竞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品牌由于种种原因退出或面临退出中国市场,一些品牌因为“假进口”东窗事发而可能被市场淘汰……它们释放出来的市场空间,将成为其他品牌争夺的对象。
对于市场规模偏小但利润可观的进口涂料市场来说,目前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榜单来看,排名20名及后的品牌的知名度普遍不高,仍需要加大市场活跃度以强化消费者的认知,因此十分考验品牌方及其中国代理商的营销投入——任何细微的市场投入差异,都有可能导致市场效应被放大。
而在后“CCC认证”时期,随着进口涂料市场格局的逐步沉淀,将意味着这一轮的市场机遇被瓜分殆尽,市场或将进入一个“洗牌期”。而这或将在后续的进口涂料品牌榜单中见分晓。
总而言之,当前是进口涂料品牌赢占中国市场的一个绝佳“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可能很短,需要进口涂料品牌及其中国代理商快速并有效地行动起来。
说明:
1.本榜单所列品牌为非完全统计,或存在遗漏,欢迎留言指正;
2.本榜单只统计来源地为海外并在海外市场(曾)有经营、现仍在中国市场持续经营的品牌,或存在错漏,欢迎留言指正;
3.本榜单及其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市场争议依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最终解释权归《涂料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