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产业丨2025中国艺术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规模首破百亿关口

为推动行业对中国艺术涂料发展现状的深度认知,近日,国内领先的涂料行业产经媒体涂料经,旗下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25中国艺术涂料行业研究报告》。


自2023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报告已连续三年对外发布,凭借权威的数据支持、前沿的趋势判断与专业的内容洞察,逐步成为中国艺术涂料领域的重要风向标,为行业从业者提供高价值的市场参考与战略决策依据。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艺术涂料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5.37亿元,同比增长31.07%。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十年前,这一增速更显惊人——2015年市场规模仅5.58亿元,到2024年已经攀升至105.37亿元,十年间增长近19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以上。相比之下,传统涂料市场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速仅为4.7%-5.46%,艺术涂料无疑是涂料行业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细分赛道。


1.png

数据来源: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


然而,高速增长并非永续,增速放缓的信号已然出现。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艺术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21.9亿元,同比增速降至16%左右。这一变化,意味着行业增长逻辑正由依赖总量扩张的“量的增长”,转向更注重品牌力、渠道效率与产品附加值的“质的提升”。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跑马圈地,而是考验企业在产品创新、渠道深耕与品牌塑造上的综合实力。百亿之后,中国艺术涂料行业正进入一个从速度赛跑转向质量比拼的全新阶段。


2.jpg


商业空间崛起

艺术涂料需求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艺术涂料市场的增长动力,过去十年几乎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同步。无论是高光时期的“精装修配套”红利,还是区域性地产项目带来的集中采购,行业长期依附于新房装修这一单一引擎。


然而,2024年,这一格局正在被彻底改写。住宅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存量房翻新与二次装修逐渐接棒,商业空间和公共设施迅速崛起为新的结构性增长点。艺术涂料的下游应用场景,正从单一的住宅,转向更为多元化的“住宅+商业+公共空间”三足鼎立,行业竞争逻辑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2024年的房地产数据,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0%,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同样下降23.0%;竣工面积更是大幅下降27.7%,住宅竣工面积下降27.4%。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销售额同比下降17.1%,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十分直接:一方面,新开工面积下降意味着未来两三年可供装修的项目减少,竣工面积下降则意味着当下的可交付装修项目也在减少;另一方面,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双降反映出购房需求疲软,直接抑制了以新房装修为主的艺术涂料增量空间。这对于依赖地产大盘、精装工程配套的涂料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3.png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虽然新房市场承压,但庞大的存量住宅市场为艺术涂料行业打开了另一扇门。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产业分会数据,2024年大家居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其中旧房改造占比高达40%,对应的二次装修市场规模约为2.4万亿元。从需求结构看,存量房装修(包括二次装修与二手房交易带来的装修)已占全年装修需求的三成左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存量房客户占比甚至超过一半。2024年第四季度,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明显回升,北京12月二手房成交量超过2万套,创下20个月新高。这种交易活跃,直接带动了翻新与局部改造需求,而艺术涂料恰好契合了这种“快速提升空间质感”的改造趋势。


从更长期的结构看,全国城镇住宅存量达390亿平方米、4.2亿套,其中具备翻新改装需求的约2.7亿套。按10年翻新周期测算,年均翻新需求可达5000万套。这意味着,即便新房市场低迷,存量市场的二次装修需求也足以为行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家装建材需求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据测算,2024年家装建材市场需求规模约2.6万亿元,其中存量重装建材需求占比达到50%,约1.3万亿元。这一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在二次装修中,更愿意投入到高品质材料的使用上,而艺术涂料作为中高端墙面装饰材料,天然受益。


如果说二次装修是行业的“稳定器”,那么商业空间就是“加速器”。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未来3-5年,艺术涂料在商业空间(酒店、展厅、商业综合体等)的应用占比将从当前的23%提升至35%,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与住宅市场相比,商业项目具备单笔金额大、设计主导性强、对空间审美和品牌表达要求高等优势。高端酒店、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往往动辄数百万元的涂料订单,不仅面积大,而且对材料品质、色彩表现、耐用性和环保性能要求极高。与此同时,商业空间的装修决策链中,设计师的话语权显著高于住宅装修,设计驱动成为重要特征,他们更关注材料的表现力与独特性,这恰好契合了艺术涂料“质感+色彩+工艺”的综合优势。


商业空间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与品牌形象的绑定度更高。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将室内设计视为品牌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家精品酒店希望在空间中体现自然温暖的氛围,就会选择具有细腻肌理与柔和色调的艺术涂料产品,从而在入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品牌印象。这种从“材料”向“空间体验载体”的转变,让艺术涂料在商业空间中的价值不仅停留在装饰层面,而是延伸到商业价值和品牌塑造之中。


头部企业已经开始针对这一趋势布局。以三棵树为例,2023年成立了“工程艺术漆事业部”,以商业空间为核心市场,构建了涵盖云彩石、轻奢石、晶彩石、琉璃沙、干粉马莫、天鹅绒、小羊皮等在内的多元产品矩阵,分别匹配不同商业空间的功能与审美需求,从酒店大堂到展厅背景墙都有相应的质感与色彩解决方案。这种产品矩阵的扩展,不仅抢占了高端市场,也为品牌在工程渠道形成了差异化壁垒。


从行业趋势来看,艺术涂料市场的增长逻辑正在从“跟随地产周期”转向“引领空间美学”。过去,市场增量主要来自地产交付后的集中装修;现在,市场机会更多来自存量房翻新与商业空间升级,这不仅意味着应用场景的变化,也意味着竞争逻辑的转变。未来,艺术涂料行业的增长将围绕旧房改造、空间审美和设计施工一体化这三大核心支点展开。旧房改造基于庞大的存量住宅和翻新需求,需要提供高性价比、快速施工的艺术涂料解决方案;空间审美则要求企业将艺术涂料定位为空间美学的重要媒介,与设计师、建筑师深度合作,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设计施工一体化意味着企业要从材料供应商向空间方案服务商转型,提供从设计、选材到施工的全流程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与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在产品、渠道与服务体系上全面升级。在产品端,要结合商业空间的高端需求,研发具有特殊质感、防污耐磨、环保健康等特性的产品;在渠道端,要构建面向设计师、工程公司、酒店管理方的直达通路,而非仅依赖家装零售端;在服务端,要通过定制化色彩方案、施工培训与售后保障增强品牌粘性。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谁能铺开更多网点,转向谁能提供更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的数据,宣告了中国艺术涂料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传统的地产驱动红利正在消失,而存量房翻新与商业空间升级将成为未来的“双引擎”。短期内,二次装修能稳定行业的基本盘;长期看,商业空间的高端化需求将不断抬升行业的附加值与专业化水平。对于企业而言,机会与挑战并存,谁能率先完成从“地产依附”向“空间引领”的转变,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未来的艺术涂料市场,将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卖空间体验、卖设计美学、卖一站式解决方案。


TOP10品牌

市场集中度仅约20.12%


4月11日,行业权威媒体《涂料经》继2022年、2023年、2024年之后,连续第四年推出艺术涂料头部品牌榜单TOP30。


4.jpg


榜单显示,2025中国艺术涂料TOP10分别为:菲玛、嘉宝莉艺术涂料(含珐蓝邸)、三棵树艺术漆、立邦米兰诺、卡百利、荷兰蔻帝、巴德士艺术漆(含novacolor)、美涂士艺术漆、威罗和意库马&乔瓦尼。与上一年相比,TOP10品牌及其排名略有调整。 


其中,由菲玛、嘉宝莉艺术涂料、三棵树艺术漆组成的TOP3的位置保持不变,但三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立邦米兰诺超越卡百利,两者位置互换;荷兰蔻帝、巴德士艺术漆、美涂士艺术漆、威罗排名不变,销售额估算值均有所增长(部分品牌增长不明显,在四舍五入后呈现跟上年相同的数字);意库马&乔瓦尼表现不俗,从上年的第15位上升至TOP10,也是进步最大的品牌,但它扔跟第九位的威罗在销售额估算值上留有一定的差距。 


在TOP10中,艺术涂料的“传统势力”(指综合性涂料企业中的艺术涂料业务及其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在数量上平分秋色,但在增长势头上“传统势力”更胜一筹;随着“传统实力”在市场上进一步发力,“新势力”品牌面临市场份额被抢夺的压力。


2025年,艺术涂料“亿元俱乐部”成员仍为9家(威罗上年的上榜数据经过四舍五入后取整达到1亿元,实际未过线,我们仍将其统计在“亿元俱乐部”成员中),未出现新成员。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艺术涂料“亿元俱乐部”的后备力量比较薄弱。


根据统计,2024年上榜品牌top30累计销售收入28.4 亿元,占全国艺术涂料市场份额比例为26.95%,其中CR5 约为 14.05%,说明菲玛、嘉宝莉等头部品牌虽领跑,但市场未被 “绝对垄断”,侧面反映艺术涂料行业仍处 “分散竞争” 阶段,腰部、尾部品牌有生存空间;CR10 约为 20.12%,说明在涂料细分赛道中属于 “竞争较充分” 状态(对比成熟行业 CR10 常超 40%),艺术涂料仍有大量市场被中小企业、区域品牌分割。


4月18日,涂料行业深度媒体《涂料经》正式发布“2025中国艺术涂料新势力榜”。这是《涂料经》连续第三年发布艺术涂料新势力榜,也是继“2025中国涂料头部品牌榜·艺术涂料TOP30”(简称“中国艺术涂料品牌30强”、“艺术涂料TOP30”)之后年内发布的第二份艺术涂料专业榜单。


5.jpg


与上一年相比,2025年艺术涂料新势力榜扩充至20个品牌的上榜规模(TOP20)。其中,荷兰蔻帝、意库马&乔瓦尼、卡百利、菲玛、威罗、塔萨尼、DANILO、路易诗兰、铂芙、万磊分列1-10名;DANILO、铂芙、万磊首次跻身前十。6个品牌的新势力指数高于90分,多于上年的5个;但新势力指数值总体上要低于上年,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涂料领域的成熟化趋势。


在排名变动方面,荷兰蔻帝首次居于榜首,尽管其仅在投资价值维度排名第一,但8个维度的排名均处于前三(营销创新维度并列第三),使其综合得分(新势力指数)高出其他品牌;意库马&乔瓦尼从上年第十跃升至第二,进步巨大,也跟它的市场表现相符;菲玛、卡百利受市场增长瓶颈拖累而下滑;威罗守住第五的位置;塔萨尼、路易诗兰排名自然下滑;小蜜蜂、瓦帕茵特排名跌出TOP10,原因同前文所述。新上榜品牌因缺乏可对比性在此不做阐述。


头部品牌业绩稳健

但承压持续上升


2025年中国艺术涂料头部品牌整体业绩保持稳健,但市场压力明显上升。根据2025中国涂料头部品牌榜·艺术涂料TOP30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菲玛销售额增长5%,达到4.2亿元,全国新增招商门店超过200家,同比增长约20%。嘉宝莉艺术涂料2024年销售额达3.1亿元,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覆盖500多个城市,专业认证施工人员超过3000名。2025年上半年,嘉宝莉销量已突破2亿元,全年目标瞄准5亿元。


三棵树同样表现强劲。7月,三棵树在福建莆田举办的2025年商业空间艺术漆行业峰会上,凭借稳健的业绩表现,荣获“2025中国艺术漆销量第一”称号。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三棵树艺术涂料(含工程艺术漆)近五年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2020年销售额突破1亿,2022年突破2亿,2024年突破3亿。2025年上半年增长率高达43%,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5亿。


立邦艺术涂料2024年营收约2.3亿元,自2020年开设首家艺术涂料专卖店后,2022年凭借“魔术漆”实现销售破2亿。同期,卡百利则以30%的增速达2.2亿元,门店增至1300余家、代理商超1200家。


荷兰蔻帝艺术涂料2024年销售额约1.7亿元,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彩片漆”产品深受欢迎,专卖店数量超过800家。行业其他头部品牌表现同样亮眼:巴德士艺术漆销售额由2021年的6000万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1.7亿元;美涂士艺术漆自2015年推出后,2017年实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销量突破亿元大关,2024年销售额保持在1.3亿元左右;意库马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7.5%,新增门店超过200家,门店总数突破350家;路易诗兰销量同比增长超20%,达到0.4亿元,新增门店78家。此外,紫荆花等品牌也稳步攀升,形成多品牌齐头并进的格局。


然而,行业进入第十年,竞争已从“开店就赚钱”转向存量博弈。数据显示,2024年品牌数量同比激增37%,但平均利润率下滑至15%,部分头部企业毛利率由45%跌至28%。


在利润被压缩的背景下,菲玛、卡百利、路易诗兰等专业艺术涂料品牌纷纷跨界布局仿石漆市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菲玛于2024年推出高端外墙仿石漆,主打自然质感与耐候性能,迅速打开市场;卡百利则以“小芙蝶”独立品牌切入高端艺墅漆市场,布局多省旗舰店;路易诗兰在2025年集中推出9款玉石漆新品,以满足多元外墙装饰需求。


这种跨界不仅丰富了产品线,也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未来,头部品牌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差异化服务和多线协同发展,深耕仿石漆、工程艺术漆等细分赛道,并加大数字化营销与渠道建设,以在白热化竞争中稳住增长曲线,实现高质量扩张。


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接下来,头部品牌拼的不再是谁扩张快,而是谁能在利润被压缩、渠道饱和、客户分流的市场里活得更久、活得更好。我们预计未来3-5年,艺术涂料行业将继续保持结构性增长趋势,仿石漆、工程艺术漆等多品类协同发展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产品创新、施工便捷性及可持续材料将是竞争焦点,数字化运营与渠道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提升客户粘性和渠道效率的关键,稳住存量市场、拓展商业空间与乡村建设等新应用场景,将是头部品牌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核心路径。